联系我们
- 单位:上海学育科教设备有限公司
- 地址:上海市松江区佘山镇工业区
- 电话:021-66250087
- 传真:021-66250097
- 手机:13918131012(微信同号)
- Q Q:398025593
- 邮箱:398025593@qq.com

技术文章
“人工气道专科护理”的那些事儿
(医学相关文章)“人工气道专科护理”的那些事儿
1.人工气道的分类
①上呼吸道人工气道:口咽气道、鼻咽气道。
②下呼吸道人工气道:气管插管(经口插管、经鼻插管)、气管切开。
③其他方法:食管气管联合通气管、喉罩。
2.吸痰并发症
组织缺氧/低氧血症、肺不张、气管组织或支气管黏膜损伤、支气管收缩|支气管痉挛、增加下呼吸道微生物(细菌)的聚居、改变脑血流量和增加颅内压、高血压或低血压、心率失调。
3.气道分泌物性状的判断
Ⅰ度(稀痰)痰如米汤或泡沫,吸痰后吸引管内壁上无痰液滞留;提示感染较轻,如量过多提示湿化过度。
Ⅱ度(中度黏痰):痰的外观较Ⅰ度粘稠,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吸引管内壁滞留,但易被水冲干净,提示有较明显感染,需加强抗感染的措施。
Ⅲ度(重度黏痰):痰的外观明显粘稠,常呈黄色,吸痰管因负压过大而塌陷,吸引管内壁上有大量痰液滞留而不易被水冲干净,提示严重感染或气道湿化不足。
4.人工气道湿化的常用发法
①电热恒温湿化器;②气道内间断推注法(不常规推荐);③人工鼻:又称湿热交换器。
5.气道湿化的评价标准
(1)湿化满意:
①痰液稀薄,能顺利吸出或者咳出;
②人工气道内无痰栓;
③听诊气道内无干鸣音或大量的痰鸣音;
④呼吸道通畅,患者安静。
(2)湿化过度:
①痰液过度稀薄,需不断吸引;
②听诊气道内痰鸣音较多;
③患者频繁咳嗽,烦躁不安,人机对抗;
④可出现缺氧性发绀、经皮血氧饱和度下降及心率、血压改变等。
(3)湿化不足:
①痰液黏稠,不易咳出或者吸出;
②听诊气道内有干鸣音;
③人工气道内可形成痰痂;
④患者可出现突然的吸气性呼吸困难、烦躁、发绀及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等。
6.气囊压力维持在多少,有何好处
高容低压气囊压力25~30cmH20即可有效封闭气道,又不高于气管粘膜毛细血管灌注压,可预防气道粘膜缺血性损伤及气道食管瘘、拔管后气管狭窄等并发症。高容低压气囊不需要间断放气。
7.声门下吸引
(1)分持续声门下吸引和间歇声门下吸引。
(2)声门下吸引的压力:调节压力应在有效清除分泌物前提下越小越好,压力适中,既能保证吸出声门下分泌物又不至于造成患者气道粘膜出血。
(3)声门下吸引的护理
①体位:床头抬高30-45°
②严格无菌操作
③有效的清除口鼻腔分泌物,做好口腔护理
④保持气囊压力维持在25-30㎝H20
⑤定时冲洗管路,保持管路通畅
⑥观察声门下分泌物的的颜色、性状和量,及时记录,动态评价声门下吸引的效果。
8.什么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(VAP)
VAP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48h后发生的肺炎。撤机、拔管48h内出现的肺炎,仍属VAP。
9.VAP预防的集束化方案(VCB)
抬高床头;每日唤醒和评估是否能脱机;预防应激性溃疡;预防深静脉血栓;口腔护理Q6H;清除呼吸机管路冷凝水;手卫生;翻身。
10.如何预防和处理人工气道的意外拔管
(1)正确的固定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管,每日检查,并及时更换固定胶布或固定带,气管切开管固定带应系方结,固定结应系紧,与颈部的间隙不应超过两指。
(2)检查气管插管深度,插管尖端应距气管隆突上2-3cm,过浅易脱出。
(3)颈部较短的肥胖者,如气管切开管较短,则头部活动时,易使导管脱出至皮下组织及脂肪组织中,引起呼吸道梗阻,此类患者应选用较长的气管切开管。
(4)对于烦躁或意识不清的患者,宜用约束带将其手臂固定防止拔管。
(5)呼吸机管路不宜固定过牢,应具有一定的活动范围,以防患者翻身或头部活动时导管被牵拉而脱出。
11.人工气道吸痰时的特点及注意事项
(1)吸痰管的选择:应选择光滑、远端有侧孔、长度足够达到人工气道远端、且外径不超过人工气道内径一半的吸痰管。
(2)吸痰的负压:成人为150-200mmHg。
(3)吸痰前必须预充氧气,使体内获得氧储备。
(4)吸痰管插到气管插管远端前,不能带负压,避免过度抽吸肺内气体引起肺萎缩。
(5)插入吸痰管过程中,如感到有阻力,则应将吸痰管后退1-5cm,以免引起支气管过度嵌顿和损伤。
(6)在吸痰管逐渐退出的过程中打开负压吸痰,抽吸时应旋转吸痰管,间断使用负压,可减少黏膜损伤,而且抽吸更为有效。
(7)吸痰管在气道内的时间不应超过10-15秒,从吸痰开始到恢复通气和氧合的时间不应超过20秒。
(8)抽吸期间密切观察心电监护,一旦出现心律失常或呼吸窘迫,应立即停止吸痰,并吸入纯氧。
(9)按需吸痰,频繁过多的吸引易引起气道黏膜损伤;痰液多,黏稠时加强气道湿化,加强翻身拍背。
(10)注意无菌操作。
12.机械通气时呼吸机常见的报警原因
呼吸机高压报警、低压报警、呼吸机高通气量报警、低通气量报警、窒息通气报警、氧浓度监测报警、呼吸频率报警。
13.在机械通气过程中,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对抗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
临床表现:自主呼吸激动、呼吸频率增快、与呼吸机不同步结果导致呼吸困难、通气不足或气体交换不良。清醒病人可表现为猛烈地摇头,疯狂的敲打床边,甚至企图自行拔掉气管导管。呼吸机由于气道压力过高而报警。
处理措施:首先让患者暂时脱离呼吸机,并用简易呼吸器以纯氧进行人工呼吸;检查心肺功能;检查呼吸机;必要时做血气分析,行X线检查确定气管导管的位置,是否存在肺部病变。针对病因进行处理;调整参数设置;调整呼吸模式,应用镇静药、镇痛药和肌肉松弛药,以减弱自主呼吸。
14.在机械通气过程中,通气不足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
临床表现:
①呼吸急促、烦躁、出汗、发绀、与呼吸机不同步;
②血气分析:PaCO2>50mmHg,有或不伴有低氧血症;
③头痛、外周血管扩张、意识淡漠,严重者可呈昏迷。
处理措施:
①分析排除可能的外界影响因素;
②加强湿化;
③充分吸引;
④必要时更换导管或套管,调整管道的位置等;
⑤外界因素去除仍有CO2潴留,调整机械通气参数。
15.在机械通气过程中,通气过度的原因、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
原因:注意因为控制通气时,每分钟通气量设置过高,通气量过大或呼吸频率过快,使每分钟通气量增加明显,CO2也随之排出过多。
临床表现:动脉血气分析PaCO2<35mmHg,患者出现兴奋、谵妄震颤、肌肉痉挛等神经系统兴奋症状。
处理措施:判断产生过度通气的最可能因素,并去除这些影响因素:调整机械通气参数:呼吸频率、潮气量、吸呼比。
16.在机械通气过程中,低氧血症的临床表现及处理
临床表现:动脉血气分析PaO2<60mmHg。
处理措施:
1 若低氧血症可能是通气障碍引起,去除呼吸道分泌物,保持呼吸道通畅。
2 若低氧血症可能是肺内分流所致,一般首选PEEP,并根据疗效调整至最佳水平;
3 若低氧血症可能是弥散障碍所致,一般提高吸入氧浓度。
17.在机械通气过程中,气压伤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
临床表现:气胸、纵隔气肿、皮下气肿、气腹;烦躁不安、心率加快、血压下降、气管移位、颈胸部皮下气肿、患侧胸部叩诊呈鼓音、呼吸音消失。
处理措施:气胸诊断明确,立即进行排气减压,胸腔闭式引流;不能排气减压者,如有可能停用呼吸机。
18.常用机械通气模式
辅助控制通气(ACV)、同步间歇指令通气(SIMV)、压力支持通气(PSV)、持续气道正压(CPAP)、双水平气道正压(BiPAP)。
19.常用机械通气参数设置
潮气量(VT)5~12ml/Kg、呼吸频率12~20次/分、流速40~60L/min、吸/呼1:1.5~2、触发灵敏度(压力触发-0.5~-37.5cmH20、流速触发2~5L/min)、氧浓度(FiO2)在0.5以下并维持SaO2﹥0.9。
20.PEEP的作用
使萎陷的肺泡复张、增加平均气道压、改善氧合、减少回心血量、减少左室后负荷。
21.气道内湿化温度与湿度应为多少
近端气道内的气体温度应达到37℃,相对湿度100%,以维持气道黏膜完整,纤毛正常运动及气道分泌物的排出,以及降低VAP的发生率。
22.气管插管并发症
导管易位、气道损伤、人工气道梗阻、气道出血。
23.气管切开的并发症
早期:①出血②气胸③空气栓塞④皮下气肿和纵隔气肿。
后期:①切口感染②气管切开后期出血③气道梗阻④吞咽困难⑤气管食管瘘⑥气管软化。
24.机械通气并发症
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(气压伤、容积伤、萎陷伤、生物伤)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(VAP)、氧中毒、呼吸机相关的膈肌功能不全。
25.吸痰指征
(1)流速-容量呼吸环有锯齿状改变和或气道内明显的大水泡音
(2)容量控制模式时气道峰压增加或压力控制模式时潮气量减少
(3)氧合和或血气分析状况的恶化
(4)气道内明显有分泌物
(5)患者没有有效地自主咳嗽能力
(6)急性呼吸窘迫
(7)怀疑胃内容物或气道分泌物的误吸
(8)需要获取痰液标本进行化验检查时
26.机械通气观察内容
患者:生命体征;意识状况|主诉;胸部体检;影像学检查;血气分析|SpO2;脱机评估
呼吸机:呼吸机管道;气源;电源;呼吸机运载情况;呼吸机反馈参数;呼吸机报警。
28.气管插管置入深度
经口距门齿22±5cm;经鼻距鼻尖27±5cm。
29.人工鼻湿化的注意点
不适用于痰多而粘的患者;存在内部死腔;细菌污染;一次性使用。
30.VAP的发生时间
早发VAP发生在机械通气≤4d,主要由对大部分抗菌药物敏感的病原菌(如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、肺炎链球菌等)引起;
晚发VAP发生在机械通气>15d,主要由多重耐药菌或泛耐药菌[如铜绿假单胞菌、鲍曼不动杆菌、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(MRSA)]引起。
31.VAP的临床诊断标准
胸部X线影像可见新发生的或进展性的浸润阴影;
同时满足下述至少2项可考虑诊断VAP:
(1)体温>38℃或<36℃;
(2)外周血白细胞计数>10×109/L或<4×109/L;
(3)气管支气管内出现脓性分泌物。需除外肺水肿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、肺结核、肺栓塞等疾病。
32.VAP的预防措施
(1)与器械相关的预防措施:①呼吸机清洁与消毒:呼吸机整个气路系统,如呼吸回路、传感器、内部回路及机器表面的消毒;②机械通气患者无需定期更换呼吸回路,当管路破损或污染时应及时更换。③机械通气患者可采用HMEs或
含加热导丝的HHs作为湿化装置;④机械通气患者若使用HMEs,每5~7天更换1次,当HMEs受污染、气道阻力增加时应及时更换;⑤机械通气患者不常规使用细菌过滤器;⑥除非破损或污染,机械通气患者的密闭式吸痰装置无须每日更换;⑥严格管理内镜的消毒、灭菌和维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。
(2)与操作相关的预防措施:①经口气管插管的气道并发症较经鼻气管插管多,但经口气管插管可降低鼻窦炎的发病率;②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应行声门下分泌物引流;③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气管切开不影响VAP的发病率;④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动力床治疗可降低VAP的发病率;⑤机械通气患者应抬高床头以降低VAP的发病率;⑥与仰卧位相比,俯卧位通气不能降低VAP的发病率及病死率;⑦机械通气患者选择经鼻肠管进行营养支持可降低VAP的发病率;⑧持续控制气管内导管的套囊压力可降低VAP的发病率;⑨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可降低VAP的发病率;⑩机械通气患者使用洗必泰进行口腔护理可降低VAP的发病率。
|